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发布时间:2017年5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3407  浏览:

【原文】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境。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③买舟:雇船。

【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对……说)
    B.岂他人之【过】哉(过:过错)
    C.【子】何恃而往(子:儿子)
    D.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到……去)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舍生【而】取义者也
    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
    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3.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参考答案】
    10.C(应是“你”)
    11.B(却,表转折)
    12.A(两文段都强调学习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13.①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译对岁、患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②到了第二年,穷僧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给富僧,富僧面露惭色。(译对自、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白米饭是垃圾食品吗
  • 下一篇:浣溪沙
  • 【推荐文章】

  • 虞美人·听雨

    【原文】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

  • 远去的乡村

    【原文】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

  • 西江月①·世事一场大梦

    【原文】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②已鸣...

  • 谈自立

    【原文】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

  • 散步

    【原文】 散步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

  • 猫和公鸡

    【原文】 猫和公鸡 【 】。有一天,一只公鸡出外啄食,从猫窝旁边经过,猫早就对又肥...

  • 【最新文章】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 遥控
  • 令人恐怖的冰川病毒
  •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 好日子
  • 17.《 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
  • 《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
  •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
  • 《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的选段
  • 雨中的男孩
  • (A)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
  • 鱼我所欲也
  • 无声的尊重
  • ①日前,乒乓国手张继科在德国男乒世界杯单打
  • 李明课间时,用粉笔头掷黑板,正巧老师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