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作者:未知 文章ID:33843 浏览:
【问题】
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活动中小丽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请你仿照例句,续写一句。(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3分)
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轻抚父母疲惫的心;孝心是一首悠扬的小曲,舒缓父母的痛楚;孝心是【 】,【 】。
(2)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两个关于“孝心”的小故事,请任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谈谈你的感想。(3分)
故事一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为了让父亲少挨冻,他先给父亲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让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心,暖了父亲的心。
故事二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13岁的少年,没有父亲的相伴,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病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从不抱怨,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3)活动中,赵洋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6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永远都报答不尽的,但如何尽孝,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并以行动去实现的。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应从点滴小事做起,【A】【矗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B】【对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C】【 】。
①画线句【A】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为“【 】”。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以修改为:【 】。
③补写句【C】,总结该活动对同学们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示例:一句亲切的叮嘱,温暖父母的情怀。(共3分。答案不限于此,句式内容紧扣主题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续写句子。题干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进行续写,因此解答时要注意总结例句的结构,即“孝心是+量词+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内容方面要紧扣孝敬父母的主题,注意语言优美,感情基调与例句保持一致。
(2)示例一:黄香为父温席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让我们每看一次都要扪心自问,平日里我们对父母的孝顺又做了多少呢?当我们把没做好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还没有长大,还没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再来看看黄香的故事就会觉得惭愧不已。其实,真正的孝顺就在于生活中对父母的细微关怀,给他们盛一碗饭,洗一次脚,替他们打扫一次卫生,这些都是我们的举手之劳。行动吧,同学们!
示例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孝”字虽然写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很难。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成长,赵文龙却是照顾着生病的妈妈,不怕苦不怕累。他有责任,有担当,经历磨难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一定要向赵文龙学习,学习他的孝心,学习他那颗感恩的心!(共3分。围绕“孝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看完孝心故事的感想。解答时要紧扣“孝敬父母”的主题,任选一则材料,注意联系材料中主人公的事迹来谈感想,思想要积极健康,言之有理即可。
(3)①矗立 树立(共2分。每空1分)
②使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共2分)
③更是灵魂的洗涤(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修改和补写句子。第①题题干中已经指出是词语使用不当的问题。词语使用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语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因此答题时就要关注重点词语,通读句子会发现问题是“矗立”词义使用不当。“矗立”指高耸地立着,多用来形容建筑物。“榜样”是指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因此“矗立……榜样”不符合上下文语境。“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例如榜样、典型、风尚等。所以“矗立”应改为“树立”,更为恰当。第②题题干中没有指出具体的语病,所以先阅读句子,“对……风气得以弘扬”明显搭配不当。所以,应改为“使……社会风气得以弘扬”。第③题考查补写总结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写的句子是总结活动对同学们的影响,承接上文“带来的不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所以下文内容上应上升到精神层面上的感悟。同时注意句中有关联词“不仅”,下文应承接“而且”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