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节选)
作者:未知 文章ID:33851 浏览:
【原文】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问题】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云归而岩穴暝( )
(3)野芳发而幽香(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选择对全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B.欧阳修通过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由此而触发的内心感慨,他的真挚的感情溶汇在景、事中,更使文章显得情意盎然。
C.文中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成诵,语言凝炼精粹,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创造性地运用二十一个“也”字,一贯通篇,毫无重复之感,反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D.醉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写山水,是抒发饮酒之醉,写游人是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参考答案】
6.每个空1分(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聚拢
(3)开放
7.(1)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2分)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分)
8.D(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