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行吗?

发布时间:2017年6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3894  浏览:100

【原文】
    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行吗?
    【新闻事件】
    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公布了从全球20万名申请者中选出的100名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4名华人),这些候选人将继续角逐,最终产生的4名入选者将在2025年被送往火星,在那里定居。根据该公司发布的计划,他们将在2016年发射通讯卫星前往火星,进行数个阶段任务后,于2023年建立永久基地。
    从公布项目至今,“是骗钱游戏还是科学计划”的争论就不绝于耳。
    【相关资料】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火星呈橘红色,这是其地表广泛分布的氧化铁造成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比水星略大,是第二小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当。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但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花费的时间是地球的2倍。
    【科学设想】
    2003年8月,在美国召开了“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与会者提出在未来几个世纪中,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根据设想,火星地球化有多个技术方案,包括:在大气中增加适合适量的气体(如温室气体和适合生物生存的气体),增加地表温度与气压,使火星上水冰融化为液态水,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层的含氧量逐步提高;大量溶解地下冻土层,再把水引到地表,逐步形成水圈;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使更多阳光反射至火星表面;散布固沙菌类、植物,防止沙暴发生,进而生成土壤,扩大居住地。
    【科学研究】
    2014年底,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公司的数据,完成一份35页的报告。该报告认为,虽然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在2008年发现了一些证据,推测火星表面存在冰(意味未来的移民可以靠融化冰来制作饮用水),但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要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些新技术的诞生,但是“火星一号”尚未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根据“火星一号”的计划,人们将在火星上栽种植物以获取食物。但该研究小组认为,植物制造的氧气过剩将引起严重火灾。虽然氮气可以将氧气的量降低到安全水平,但火星的大气中仅含3%的氮气,因此,该小组称,如果从地球带过去的氮气用光了,人们的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0周”。
    【各方观点】
    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卞毓麟说:人类有能力登陆月球,但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大气,是超高真空状态,所以不适合居住。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考察地球的两个近邻行星——金星和火星。前者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满硫酸液滴。与之相比,火星的环境“友好”得多:有大气层,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过,这种“友好”是相对的,火星的自然环境对人来说其实很恶劣;只是在太阳系中,火星比除地球外的其他任何行星或卫星更适合居住。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餠介绍:火星虽然有大气层,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比高达95%,其余成分包括:3%的氮气、1.6%的氩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而且大气层非常稀薄,只相当于地球上30多公里高空的大气压。所以火星上的空气不能供人直接呼吸。温度方面,火星也不太适宜人类居住。其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和地球一样,它的一年也有四季之分。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这家荷兰机构目前既没有飞火星的飞行器,也没有火箭,更不具备在火星生存的能力。想在2025年实施计划,像是个骗局,更像是个笑话。
    不少科研人员认为,改造火星的一些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还有一些技术方案在未来或许可行,将火星改造为“第二个地球”会成为现实。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目前来看,这虽然有技术难度,但也并非不可解决。与之相比,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
    【网友评论】
    善伪君子:为什么不能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呢:如何把大片沙漠变成绿洲?如何把世界大同?如何让人民都安居乐业?糟蹋完了就找另一个星球继续糟蹋,这就是所谓的先进和文明吗?留下来的人就该倒霉吗,去的一批又是首富?
    腾讯网友:连在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做不到,竟然还提什么的火星殖民计划,依靠现阶段的航天技术,去一趟火星都要半年的时间,能否让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成功回家尚且都换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在火星殖民。比起火星来,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就是天堂,至少是在地球,不用担心被憋死。
    《今日话题》:历来,我们都会给先驱者以足够的敬意,因为他们对生命可能性的开拓和自身承担的风险都足够大。同时,先驱性事业,也难逃骗局、异想天开的质疑。
    (资料来自网络,有删改)

【问题】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移民火星计划是个骗局。
    B.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大行星。
    C.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
    D.火星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是,火星有大气层,有95%的氧气,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E.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是有可能实现的。
    10.麻省理工学院认为,“火星一号”计划中人类未来移民火星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2分)
    11.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里的问题。(5分)
    ⑴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加点的“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⑵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分析加点词“骤降”的作用。)(2分)
    12.你是否支持人类移民火星?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CE
    评分标准:共4分。每个2分。
    10.①如何获取引用水或原文“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
    ②如何获取食物;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1.①不能删去,“约”表示大概,说明火星和地球相比一昼夜差不多,但是不是刚好37分钟,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只有判断,无理由不得分。
    ②“骤降”是指温度急剧下降,准确说明了火星日夜温差之大。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2.支持或不支持均可。
    示例:不支持,①应该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
    ②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
    ③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
    ④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
    示例:支持,①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
    ②火星地球化有可能实现;
    ③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但是在未来或许可行;
    ④先驱性事业,应该勇于尝试。
    评分标准:共4分。能结合材料分析,意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8岁不可承受之重
  • 下一篇: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 【评论列表】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