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作者:未知 文章ID:33926 浏览:
【原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荀子《礼论》节选)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问题】
8.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选贤/与能
C.礼/起于何也
D.人生/而有欲
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选贤【与】能( )
(2)不独【子】其子( )
(3)男有【分】( )
(4)先王【恶】其乱也( )
10.根据所给的意思用甲文中的词语回答。(4分)
(1)老而无子的人( )
(2)老而无夫的人( )
(3)老而无妻的人( )
(4)幼而无父的人( )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是礼之所以起也
12.根据甲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分)
13.根据乙文,说说荀子人认为“礼”起于什么?(2分)
【参考答案】
8.(2分)D
9.(4分)(1)通“举”选举;(2)以……为子;(3)职分,指职业、职守;(4)厌恶;
10.(4分)(1)独;(2)寡;(3)矜;(4)孤
11.(4分)(1)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2)这就是礼的起源
12.(2分)“大同”社会将是全社会的人都亲如一家,人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爱,老人有人赡养,孩子快乐地成长,青年人、中年人为社会尽力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享受应有的保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男的有稳定的职业,女的有美满的家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货尽其用;在劳动中人们都会尽全力去工作,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人们就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13.(2分)礼义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