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家之脉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陈忠实  文章ID:34008  浏览:

【原文】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阳光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奇,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儿。”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也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有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全凭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这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然而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
    ⑾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问题】
    7.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④⑤⑥
 
 
⑦⑧
 
 
⑨⑩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8.第⑨段“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一句中,“地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9.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回答画线句的作用。(4分)
    10.联系全文,作者心中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有:(2分)
    (1)读书是生命中光明的开启,是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开始。
    (2)【    】
    (3)【    】
    11.从全文的思路来看,第⑧段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7.(1)爷爷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大年三十为乡亲写春联;“我”也为村人写春联,只是儿女们提不起毛笔写字。(2)父亲冒着大雪为在校学习的“我”送干粮,“我”多次转车送女儿去外县补习俄语。(每个要点1分。共4分)
    8.真正的,纯粹的(2分)
    9.示例: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任两种,2分)写出了父亲送干粮辛苦,内心却充满愉悦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更体现出父亲极为重视下一辈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2分)(共4分)
    10.(2)坚守、传承传统文化(或认同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3)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供下一代读书。(每空1分。共2分)
    11.不能删去。(1分)第⑧段写“我”不辞辛苦送女儿读书,与上文父亲当年给“我”送馍馍作比较,衬托出父亲供儿子读书的不容易;说明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我家重视孩子读书的家风已得到延续。(3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柳体”以瘦劲著称,点画爽利挺秀,骨力矫健,结构严
  • 下一篇:3D技术的前世今生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