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信客》节选

发布时间:2017年8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130  浏览:

【原文】
    《信客》节选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问题】
    14.对文中划直线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表现老信客不计私利、处处为人考虑的美德。
    B.“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说明繁华多变的都市生活冲击着居住在落后农村的乡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信客对这一切感受最为迅速,最为真切,也最为深刻的。
    C.“满脸戚容”,“一路上想了很久”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D.“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作者在句中流露出了对旧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与农民生活贫穷的慨叹和对农村的厌烦。
    1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的冒险家们”指的是甘于出去冒险拼搏的家乡英雄。
    B.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宽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他是放在心上的。
    C.本文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D.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设问手法,反映信客对他人的理解,体谅与宽容。
    16.体现节选文语言特色正确的一项是(    )
    A.排比成分,气势宏伟
    B.朴素平实,自然流畅
    C.质朴典雅,警辟畅达
    D.生动形象,感情细腻
    17.体现节选文字内容的关键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羡慕    嘲笑    人头济济
    B.沉稳    重担    乡情情义
    C.憎恨    升沉荣辱    血汗和眼泪
    D.代价    可怜    连声诺诺

【参考答案】
    14-17、DCC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故乡》节选
  • 下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推荐文章】

  • 己亥杂诗

    【原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

  • 中国墨

    【原文】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

  • 暮春

    【原文】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

  •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原文】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王丹枫 对于天空来说,云朵是它的脚印,天空在村庄里走来...

  • 秋风引

    【原文】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最新文章】

  • 过零丁洋
  • 君子不器
  •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
  • 己亥杂诗
  • 4.漫漫旅程,因为真情相伴,而充满快乐。下面
  • 成事与成功
  • 百年好合
  • 4、《语文报》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语文
  • (6)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许多科学家仍能甘
  • (7)请写出含有“雪”字的连续两句诗。【
  • (4)右边这幅图表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
  • 我们读过许多文学经典。有的侧重记载历史。如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
  • 6.李白《行路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