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一】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很不
作者:未知 文章ID:34263 浏览:
【原文】
【选文一】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的试卷准备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极力开口,但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他狠了狠心,他走上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选文二】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晴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按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选自郑振铎《最后一课》)
【问题】
12.对两段小说选文分别进行概括。【选文一】概括为【 】;【选文二】概括为【 】。(2分)
13.两段小说选文都塑造了教师形象,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这两位教师的思想性格有哪些共同点。(4分)
答:【 】
14.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从两段选文中任选一位教师,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走在上课路上时的心理及动作。(不少于100字)(5分)
答:【 】
【参考答案】
12.答案示例:选文一:瑞萱在城亡后给学生上第一节课,但他悲痛难抑逃出了课堂。(1分)选文二:“我”与学生在城沦陷后镇定地上最后一课。(1分)(共2分)
说明:本题只要概括出“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或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怎么样”意思与原文相符即可给分,语言表述不苛求。
13.答案示例:选文一中,有多处描写瑞宣在城亡后上第一节课时极度痛苦的心情,最后说“今天,今天,不上了!”逃出了课堂;(1分)选文二中的“我”面对门外可能出现的日本兵,不荒废一秒钟的功夫,照常讲课。(1分)两位老师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都表现出人物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都表现出了对侵略者的愤慨。(2分)(共4分)
说明:文中两位老师的共同的思想性格有:爱国、敬业、有责任心、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等,能够答出一个及以上共同点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给2分,共4分。
14.答题思路:有动作、心理的描写,并能围绕抗战胜利后得喜悦、激动、自豪等心理展开想象描写即可得4分,无明显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能够体现人物心理也可得4分,语言通顺1分,共计5分。
说明:如果有动作心理描写,但没有完全围绕抗战胜利后的激动、喜悦等心理展开想象描写最多给2分;若动作、心理描写不是围绕抗战后展开的只得语言1分;字数100左右即可,若描写到位字数少于100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