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生命的轻重

发布时间:2017年8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270  浏览:

【原文】
    生命的轻重
    2005年,我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丽江组成一支临时团队,计划沿滇藏线进藏。途经梅里雪山,我们在飞来寺停下去转山①。
    飞来寺海拔3400米,它可以说是朝圣路上最受垂爱的[yìzhàn](    ),因为此处直面梅里十三峰,也是观看日照金山的最佳地点。然而,这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如果要徒步游览,那是需要一定体力的,健康的人都未必能坚持下来。
    而就在此时,同行一个北京女大学生不经意间嘀咕了一下:“哦!我的腿肿了!”声音不大,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近旁的我出于职业习惯,马上意识到这并非小事,于是问:“怎么会?累了?还是……”女孩并不十分在意,只是淡淡地答道:“没事吧,老毛病了。我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京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输血。
    我一下就抬高了声音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到高原来?”要知道,再障患者的血液携氧功能本来就很差,更何况是在高原。女生不敢抬头,嗫嚅道:“到西藏是我的人生梦想,这一路走来,非常开心,就算死在这里也是值得的。”女孩的解释让我不知如何回应,我有些生气。我清楚地知道女孩这样进藏是不行的,于是我当即提出要返回。
    我们一行共有六人,两个资深的徒步旅行者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意见:“我们这样的团队本来就是临时组合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她已经成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应该自己回去而不影响别人。”两个广州游客相视片刻后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藏族向导扎西面色凝重地同意返回迪庆,说那里有医院。大家争论了很久也没有达成一致,而女生一直沉默着,知识呼吸越发地沉重困难,似乎又感冒了。我迟疑了片刻,决定和向导扎西一起带女孩离开。女孩还有些抗拒,可吃力的呼吸已经让她没有了争辩的力气。
    我们轮流背着女生下山,赶回德钦已是黄昏。终于,我们找到一家医院,当时女生已经站不起来了,情况看起来很严重。我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一个中年人,他挽着裤腿,手里拿着螺丝刀,似乎刚才正在修理什么。
    “医生呢?”我问。
    他说:“我就是。”
    我很着急:“这个女生有贫血,现在可能需要吸氧。”
    他答道:“我们这里没有吸氧机。”
    我抱起女生扭头就走,看来必须要回香格里拉了,女孩几乎毫无知觉,无力地伏在我的背上。我们连夜踏上归途,顾不得疲累,也忘记了特殊环境下自己的种种不适,一路紧赶慢赶地到了当地最大的迪庆自治州医院。值班的是位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医生。
    “大夫,我也是医生,这个女生患有'再障',她可能需要吸氧。”
    男医生不语,掏出处方纸,刷刷写了几笔,我接过来一看,是吸氧需要的费用----显然,要先付钱才能吸氧。
    “同志,那能不能给她查一个血常规?”我又问道。
    他不慌不忙地说:“血常规明天早上可以查,下午5点左右可以出报告。”
    我一下醒悟过来:这是在藏区!如果是北京,医院一般10分钟就可以出报告,可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那是一个漫漫长夜。所幸,女孩当夜病情平稳,第二天我们把她送上回丽江的班车,我只记得她隔着车窗的眼神,很复杂。从此再无联系。
    之后多年,我一直对那几个医生同行的态度耿耿于怀。
    后来,我很多次参加了这样的徒步旅行,走过无人区,登过雪山;我还选修了户外运动课,结识了专业运动员,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就是对整个团队的负责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在通往珠峰的道路旁,散落着许多逝者的遗骸,后来者经过时莫不心存敬畏。但多年已过,却无人能将他们带回故里,因为,那必将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极端环境下挽救生命是如此不易,但如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珍惜的人,别人又何苦冒险去保护她呢?我不知道那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我也不知道那次经历对于她的影响,我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注释]①转山: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是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信徒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清洗一生的罪孽,转山朝圣者年年不断。

【问题】
    19.请根据拼音,在第节划线句的括号中写上正确的词语。(2分)
    它可以说是朝圣路上最受垂爱的[yìzhàn](    )
    20.有人认为,文章第节和后文情节的展开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你的意见是:【    】(4分)
    21、请仔细阅读文本,填写表格,理清“我”从知道女孩腿肿到送女孩去医院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心感受。(8分)

 
得知女孩腿肿时
了解女孩身体状况后
团队意见不一时
到第一家医院
到第二家医院
“我”
(1)
(2)
迟疑片刻后坚决下山
(3)
(4)
    22、第17节划线句“我只记得她隔着车窗的眼神,很复杂”,请结合全文,尝试分析女孩当时“眼神复杂”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6分)
    (1)【    】
    (2)【    】
    23、对于文章相关主旨的分析,以下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达了对文章中宁愿付出生命也要实现进藏梦想的由衷敬意。
    B、表达了对文中两位同行医生冷漠对待危重病人的极端不满和指责。
    C、告诉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团队的负责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D、表现了对旅行团队在危急关头缺乏集体合作意识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参考答案】
    19、(2分)驿站
    20、(4分)不能删去。〔1分)这一节写出了此地自然环境多变,徒步旅行对身体有要求,为下文女孩的突发状况做铺垫。(环境1分,身体1分,铺垫1分)
    21、(8分,每空2分)担心    生气    着急    无奈(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
    22、(6分,每点3分)为自己没能实现进藏的梦想而感到失落;为自己给团队带来麻烦和负担而感到内疚;^对“我”和向导扎西放弃旅行送她回丽江心存感激;(豹对自己有病却执意进藏以致病重感到后怕和后悔;^因为生病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和不舍。(能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3、(3分)在听到女孩的解释进藏理由时,“我”的反应是“蒙”,并无敬意可言,而结尾更是对女孩举动进行反思,因此A选项不准确;对第二位医生的账单心有不满,但同时当地条件的简陋也是现实,虽然有一段时间对两位同行“耿耿于怀”,但从结尾可以体会到作者并无指责之意,且选项中“极端”一词也不恰当,所以B选项不准确;虽然在商量如何解决女孩腿肿问题时,团队里意见不一,但作者对此并没有不满,而且结合结尾可知,这样临时组合的徒步旅行,风险要各自承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因此D选项也不准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
  • 下一篇:24、某校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决定重新布置环境,购置新书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