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崔宇  文章ID:34355  浏览:

【原文】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崔宇
    ①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②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卡尔就是这样一个被毁的天才。少年卡尔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学习大学数学,11岁大学毕业。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他早日成名。然而不久,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做了办事员,远远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③教育抢跑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抢跑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④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当幼小的徐悲鸿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拒绝了:“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先要好好读书。”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终成一代大师。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节选自《家长的革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有改动)

【问题】
    17.作者认为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有何危害?(2分)
    18.简述第②段是怎样论述作者的观点的?(4分)
    19.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开篇提出“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其中“合适”的意思是,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B.教育孩子的道理跟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一样,要让其自然成长。
    C.父亲培养卡尔的轨道是,最终要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
    D.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的原因是,父亲“一心想他早日成名”。
    E.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强调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F.第④段徐达章拒绝幼小的徐悲鸿学画的要求,目的是要徐悲鸿好好读书。

【参考答案】
    17.答案示例: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
    18.答案示例:首先,以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作比喻,论证不当的教育会偏离培养轨道。然后,举卡尔的事例加以证明。(前后两点各占2分,共4分)
    19.AC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⑸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
  • 下一篇:呼唤
  • 【推荐文章】

  • 秋风引

    【原文】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 入直①

    【原文】 入直①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②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 在武昌作

    【原文】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

  • 【最新文章】

  •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借我一双慧眼吧
  • 【甲文】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
  • 中规中矩
  • 止痛处方
  • 采桑子①
  •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
  • 不速之客
  • 这条小鱼在乎!
  • (5)学校电视台准备刊发一则以“中国航天成
  • (2)《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
  • (3)“严寒已被战胜,木材也已运出,亲爱的
  •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那段难
  •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