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
作者:未知 文章ID:34720 浏览:
【原文】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问题】
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止】得襦(同“只”) 两【股】战战(大腿)
B.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 胡不【见】我于王(看见)
C.【寻】作复裈(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
D.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母殷夫人自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母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乃】答曰 【乃】重修岳阳楼
D.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潭西南【而】望
9.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分)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2分)
【参考答案】
7.B(2分)
8.C(2分)
9.B(2分)
10.(1)示例:①从此,(大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或:立刻完成)。
②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写好)。(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示例:①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须要)再做夹裤哇。
②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暖和的,所以不须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