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滴水之恩

发布时间:2017年9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807  浏览:

【原文】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作者:唐敏。有删改)

【问题】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答:
    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答:
    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答:

【参考答案】
    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8.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意思对即可。一个角度2分,共4分)
    9.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
    10.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
  • 下一篇:为什么不读经典
  • 【推荐文章】

  • 泰山赋

    【原文】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

  • 卖伞姑娘

    【原文】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

  • 仁山智水

    【原文】 仁山智水 舒婷 ①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

  • 王景

    【原文】 王景 王景,莱州掖人。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

  • 平凡的色彩,不平凡的发明

    【原文】 平凡的色彩,不平凡的发明 2014年,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籍科...

  •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原文】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

  • 【最新文章】

  •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 学会赏识
  •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驻足赏花、骑马踏
  • (7)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打猴儿
  • 文段一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
  • 体内的小人
  • 蓑衣
  • 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
  • 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
  • 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道:
  • 5.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唐代诗人白居易
  • 6.“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 新华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
  • 山中 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