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发布时间:2017年9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862  浏览:

【原文】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问题】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无地置土    置:
    (4)公遂止    遂: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分)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分)
    6.理解填空。(3分)
    甲文中①【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4.(4分,每小题1分)
    (1)用箕畚(装土石)
    (2)没有(或:通“无”)
    (3)安放(或:放置)
    (4)于是(或:就)
    (意思对即可。)
    5.(6分)
    (1)(3分)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易一、“反”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2)(3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以”、“如……何”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6.(3分,每处1分)
    ①愚公
    ②愚公妻子
    ③(孀妻)遗男(或:邻人;小孩)
    7.(4分)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愚公和鲁公的特点各2分,概括合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九宝澜黄金沙滩位于湄洲岛西南突出部,状如一钩新月,悬挂在z
  • 下一篇:治疗“语言癌”
  • 【推荐文章】

  • 望洞庭

    【原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

  • 咏山泉

    【原文】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

  • 绝句(其一)

    【原文】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

  • 山行

    【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最新文章】

  • 人生何以致远
  • 9.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仿写两个
  • 旧时,河湟民间有在农历正月十四蒸瞎老鼠的风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9.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要求:内容
  •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
  • (3)李白的《行路难》中“【 】,【 】”表
  • 换脸时代
  • 《安塞腰鼓》选段
  • 侏儒眼镜猴
  • 布袋莲
  • ⑦《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人物不俗”的语
  • ⑧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抒发雄心壮志的名句,
  • 天净沙·春
  • 【甲】杨震①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