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062  浏览:

【原文】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夫君子之【行】。(    )
    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⑶每以家【弊】。(    )
    ⑷至心【尚】之。(    )
    1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
    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1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参考答案】
    10.⑴操守,品德
    ⑵消失,逝去
    ⑶贫困
    ⑷尊崇,崇尚
    11.D
    12.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13.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
    14.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
    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⑹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气节”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 下一篇:贼道
  • 【推荐文章】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

  • 归园田居

    【原文】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

  • 差不多先生传

    【原文】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武陵春

    【原文】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浪淘沙①

    【原文】 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②。总是当时携手处...

  • 【最新文章】

  • 【甲】在此,我顺便向大家说明一件令许多人感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⑵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
  • ⑶《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
  • 【材料一】《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期齐国
  •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 黔之驴
  • 卜算子·咏梅
  • 请你参加“推广校园足球,弘扬体育精神”为主
  • 窗花
  • 材料一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
  • 雪后的阳光
  • 古诗中的华夏春天
  • 199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
  • ⑦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