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周国平  文章ID:35069  浏览:

【原文】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周国平
    ①一个5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最后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他心中顿时充满惊奇:没有一只手去拨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从这个时刻起,他相信事物中一定藏着某种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
    ②面对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像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
    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
    ④《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⑤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性质,1986年化学奖得主波拉尼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和小说家一样,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用自己讲的故事来为看似杂乱的事物寻找一种联系,为原因不明的现象提供一种解释。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譬如说,自然科学是针对自然界的问题讲故事,社会科学是针对社会的问题讲故事,文学艺术是针对人生的问题讲故事,宗教和哲学是针对终极问题讲故事。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像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⑥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是一个有趣的构想。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来说,这是童年的回归,不管这些大师们所发现的秘密在理论上多么复杂,现在都必须还原成儿童所能提出的原初的、看似简单的问题,仿佛要向那个儿童时代的自己做一个明白的交代。对读这本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及时的鼓励,他们也许会发现,那些在成年人世界里备受敬仰的大师离他们非常近,其实都是一些喜欢想入非非的大孩子。【这本书当然未必能指导哪一个孩子在将来获得诺贝尔奖,但它可能会帮助许多孩子获得比诺贝尔奖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有删改)

【问题】
    11.文章的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12.阅读第③段,说说加点词语“昙花一现”的含义。(3分)
    13.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说“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4分)
    1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中“更加宝贵的东西”具体指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用名人事例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2分)
    12.比喻美好的事物出现不久就消失,这里指儿童心智觉醒时刻非常短暂,易于消失,因而格外宝贵。(或:指儿童心智觉醒时刻像昙花开放一样非常短暂,易于消失,因而格外宝贵。)(3分)
    13.宾尼希制作土电话正是他心智觉醒的时刻,在此基础上,他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对问题不断延伸和深化,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些重大秘密,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4分)
    14.答案示例: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言之成理即可,任选3点即可,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竹轩记
  • 下一篇:笔墨童年
  • 【推荐文章】

  • 秋浦途中①

    【原文】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

  • 少年行

    【原文】 少年行 (唐)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

  • 观沧海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原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

  • 故乡红叶

    【原文】 故乡红叶 ①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

  • 【最新文章】

  •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
  • 一碗热汤
  •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到传统
  • ⑥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
  • (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
  • 望江南
  • 《隆中对》选段
  • 秋浦途中①
  •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 尺子
  • 25.探究“大树进城”问题。在不少城市的边缘
  • ⑴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描写国都沦陷但山河
  • 7.阅读《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发布“2011
  •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
  • 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