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赠医者汤伯高序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元】揭傒斯  文章ID:35140  浏览:

【原文】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天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

【问题和参考答案】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屏:摒弃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    容:容纳
    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    恚:怨恨
    D.其治以脉,不以证    证:症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容”结合语境翻译为“面容,容貌”,而B选项也可采用词性进行判别,“容”为名词,故“容纳”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迁移,如“恚”见于“忿恚尉”(《陈涉世家》)。能力层级为B。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答案】C
    【解析】通过“无富贵贫贱”可以排除B、D两个选项,“责”“信”均为动词,故A选项中“不责其报信”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难度适中,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在文言文原文的理解上结合文言文断句知识来解答,可采用排除法快速解题。能力层级为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答案】A
    【解析】“学者”为学医的人,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学者”而原句中为“故或旷数郡”后求良医而不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理解及筛选,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大致内容,还要理解原句中关键词语。能力层级为C。
    10.把第三大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5分)
    【答案】(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解析】本题注意“是”古今异义,这里为“这”,“且”译为“将要”,“卒”译为“最终”。此外注意直译。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层级为B。
    ②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5分)
    【答案】(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几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解析】本题注意“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均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注意语序。“重币”“师”为动词,翻译为“携带重金”“拜……为师”。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层级为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
  • 下一篇:好事近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