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232  浏览:

【原文】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称为“羊岱”,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奇计。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博学能【属】文
    (2)枯独【安】其室
    17.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皆计所侵,送绢尝之(    )
    A.侵占
    B.侵犯
    C.侵害
    D.侵袭
    (2)枯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
    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名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枯女夫尝劝枯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20.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2分)
    21.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
安边垦田
(1)__________________
徐胤当门
(2)__________________
邓香归降
(3)__________________
陆抗服药
(4)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1)撰写
    (2)安守
    17.(1)A
    (2)C
    18.C
    19.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交锋,不做那些偷袭的事,部下将领中要献那些诡诈的计策的,他就给人喝好酒,使献计者醉不能言。
    20.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不树私背公。
    21.有眼见,识大局;深得军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宽容大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野望
  • 下一篇:勿斋记
  • 【推荐文章】

  • 民间剪纸

    【原文】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 剪桐封弟 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

  • 乡愁四韵

    【原文】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

  •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原文】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①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

  • 【最新文章】

  • (2)《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乔山人善琴
  • 楹联趣话
  •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
  • 诉衷情
  • 黔之驴
  • 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
  •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
  • ⑶《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
  •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
  •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
  • 岳阳楼记
  • ⑤同样是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战争,但李
  • 《朝花夕拾》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