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422  浏览:

【原文】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问题】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⑶无不毕【肖】。(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B.①凡有名【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①往往留像【于】馆    ②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D.①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3分)
    ⑵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2分)
    1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2分)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1.⑴夹杂
    ⑵说出
    ⑶相像(相似)
    12.D(A项中“其”都是代词,译为“其中”;B项中“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C项中“于”都是介词,译为“在”D项中“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代词,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13.⑴(客人们)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发抖,几乎想争先恐后地逃跑。⑵猛然看到他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14.C(A、D两项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项是从侧面表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项只是客观叙述。)
    15.【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鲁山山行
  • 下一篇:读书重在选择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