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454  浏览:

【原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问题和参考答案】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2)阡陌交通    交通:
    (3)悉如外人    悉:
    (4)泉香而酒洌    洌:
    (5)杂然而前陈者    陈: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的考查。要结合语境解释词义。如第(1)题中的豁然,不能理解为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而是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第(2)题中的交通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交通,而是交错相通的意思。
    【答案】(1)宽阔明亮的样子。
    (2)交错相通。
    (3)都。
    (4)清,清澈。
    (5)摆开。(共5分,每小题1分)
    15.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如下重点词要译出:第(1)句中的“平旷”和“俨然”;第(2)句中的“临”。
    【答案】(1)(这里/桃花源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规则整齐。
    (2)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共4分,每小题2分)
    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答案】第一层: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第二层:渔人在桃花源中看到的美好景象。(共2分,意思对即可)
    17.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
    《桃花源记》:【    】
    《醉翁亭记》:【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是作者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答案】《桃花源记》:没有压迫、剥削和战乱,民风淳朴,人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醉翁亭记》: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 下一篇:爱莲说
  • 【推荐文章】

  • 纸上故乡

    【原文】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 秋夜纪怀

    【原文】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 小雨

    【原文】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

  • 一字之师

    【原文】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

  • 早过大通驿①

    【原文】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

  • 精神的三间小屋

    【原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

  • 【最新文章】

  • 12.《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
  • 戴逵
  • “零高度”飞行
  • 如果
  • 说不尽的萤火虫
  • 纸上故乡
  • 秋夜纪怀
  •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 司马悦察狱
  • 把数据存在“云”里
  • (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
  • 偷书贼
  • 小雨
  • 一字之师
  •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