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菊馔之流变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贾祖璋  文章ID:35474  浏览:

【原文】
    菊馔之流变
    ◆贾祖璋
    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②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③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
    ④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
    ⑤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菊花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菊花肉与菊花鱼。
    ⑥“菊花肉”的制法是:先将菊瓣加糖煮成糊状晒干成末,再用猪肉条入菊花末腌制三四天,再把腌后的肉入菊花糖浆内煮熟,最后每块肉外面再滚上新鲜带露的菊花瓣。“菊花鱼”的制法是:鱼肉制成丸,将菊瓣滚拌在鱼丸上,入滚汤汆。
    ⑦金色的秋天,【①】可欣赏多姿的菊花,【②】可品尝美味的菜馔,真可谓其乐无穷。
    ——节选自《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问题】
    13.阅读②③自然段,简要说说菊馔的药用价值有哪些?(2分)
    14.菊花饼的制法为:“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请问最后一道工序的“印饼”是什么意思?(2分)
    15.请在第⑦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
    16.请在下边读书卡片的横线处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2分)
    问:我国有关以菊入馔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
    答:出自屈原的《离骚》。
    问:林洪的《山家清供》主要介绍了哪三种食菊的方法?
    答:油煎、煮食和作羹。
    问:【    】
    答:菊花饼,菊花肉,菊花鱼。
    问:本文的段落层次是什么结构?
    答:“分——总”结构。
    1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向往赏菊的诗句。(2分)

【参考答案】
    13.(2分)通神,清心,明目,延龄(长寿)(四个要点,答对一个得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要求在语段中梳理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14.(2分)用固定的模具压制菊花饼的过程。(“模具、模子”和“压制、印制”两个要点各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已知词义及生活经验揣摩演绎新义的能力。)
    15.(1分)既……又……
    或:既……还……;不仅……而且……;不但……而且……;不仅……还……等。(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情况。)
    16.(2分)文中介绍的菊馔名食有哪些?(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答案设计相关问题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此题三种名食出处不一的细节设置,旨在考查学生思维及语言的严谨度。)
    17.(2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陶潜之略传
  • 下一篇:茶道之精神
  • 【推荐文章】

  • 初冬夜饮

    【原文】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 爱的回音壁

    【原文】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

  • 登飞来峰

    【原文】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

  • 发芽的心情

    【原文】 发芽的心情 林清玄(台湾) ①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获水蜜桃...

  •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原文】 一剪梅 舟过吴江① 蒋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

  • 【最新文章】

  • 书虫三病
  • 草木有本心
  • 【材料一】老树漫画[注释]老树:中央财经大学
  • (9)人生征途中,我们总会遭遇挫折,这时我
  • 莫干山居
  • 快的与滴滴的“烧钱大战”
  • (一)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
  •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
  • 老人与海(节选)
  • 浣溪沙 山行
  • “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
  •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
  • ④李清照《醉花阴》一词中,“莫道不消魂,帘
  • 怪人吴老太
  • 20.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