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484  浏览:

【原文】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大地獭、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和硫酸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现,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了几千头。】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被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选自《意林》2016年第5期,有改动)

【问题和参考答案】
    1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6分)
    1、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密度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答案: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鲸的数量减少之快,减少的数量之多。(解析:说明方法的题型,答题思路是: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
    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不超出围栏。
    答案:不能删除。“绝大部分”表示是整体中超过大部分的比例部分,介于大部分和全部的中间,更接近于全部。但不是全部。去掉后就变成了全部的,而家养动物不是全部圈养,去掉后不符合事实,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这种题考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答题模式:不能删除+词语的意思+去后的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3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3分)。
    答案:1、陆地需要依靠动生来运输营养物质。2、鲸和海豚这类大型海线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3、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帯到陆地上去。(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的题。只要认真从文中找,以文为本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使至塞上
  • 下一篇:读点诗词养点气
  • 【推荐文章】

  • 北斋雨后

    【原文】 北斋雨后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①。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

  • 早行遇雨

    【原文】 早行遇雨 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

  • 次北固山下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竹枝词二首

    【原文】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当垆十五半遮...

  • 【最新文章】

  •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 北斋雨后
  • 断桥
  • 早行遇雨
  •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 8.语文实践活动。(8分)扬州,一座古代文化
  • 考据、批评与欣赏
  • 17.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
  • 5.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
  • 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