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491  浏览:

【原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①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问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管夷吾举于【士】(    )
    (2)困于心【衡】于虑(    )
    (3)病【虽】愈(    )
    (4〉四夷俱【服】(    )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译文:【    】
    13.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4分)
    答:【    】
    1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4分)
    答:【    】

【参考答案】
    11.(1)狱官。(2)通“横”,梗塞,堵塞,不顺。(3)即使。(4)臣服,服从。
    评分标准:4分。每题1分。
    12.(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评分标准:2分。紧扣“所以”“动”“忍”“曾”的理解,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评分标准:2分。紧扣“故”“数”字的理解,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3.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
    14.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评分标准:4分。写出甲文观点2分,分析乙文2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渡荆门送别
  • 下一篇:中国结
  • 【推荐文章】

  • 四时田园杂兴(二)

    【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

  • 宽容与智慧

    【原文】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

  •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原文】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唐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

  • 新秋

    【原文】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

  • 略谈孝文化

    【原文】 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

  • 馄饨里的深情

    【原文】 馄饨里的深情 铃带雨 ①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

  • 【最新文章】

  • 离我远点
  • 材料一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
  • 四时田园杂兴(二)
  •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 每月第一个礼拜五
  • 【甲】不来夫斯库人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干什么,
  • 鱼,我所欲也
  • 赤壁
  •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 宽容与智慧
  • 精神拾荒三步曲
  •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 (8)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2)【 】是个狂热的教徒,他请求简·爱
  •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