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作者:未知 文章ID:35517 浏览:
【原文】
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③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①遗(wèi):给,送。②书:信。③过:错误,过失。
【问题和参考答案】
13.结合链接材料,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中画线的句子。(2分)
【链接材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说"的义项有: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④通"悦",喜欢,高兴。
【答案】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说"一词多义的用法及文言文翻译。根据语境,判断"说"意思为"高兴"。
14.对郢人"过书'举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夜晚灯光昏暗
B.一边说一边写
C.曲解了原意
D.有意讨好燕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文中郢人因对持烛者说"举烛",在书写时不小心写了"举烛"二字。可判断为B。
15."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中"此类"指代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今世学者"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此类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举烛"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学生要学会由此及彼。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