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与草化敌为友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陈立明  文章ID:35524  浏览:

【原文】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11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12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13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14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15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16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17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问题】
    19.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4分)
    20.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语言品析。(4分)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⑴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2分)
    (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⑵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2分)
    (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
    22.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或:父亲进城后变得孤寂、迷茫。
    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
    (表述不同,意思相近亦可)
    20.①细致地表现了父亲心理的变化。父亲离开了庄稼,在城里种花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种花失败,表现出父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他对农村生活的念想和回味。
    ②为后文作铺垫。种花的经历促使父亲接纳了花盆里的野草,为后文“与草化敌为友”作了铺垫。
    (表述不同,意思对亦可)
    21.⑴神态:像个将军一样、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瞄。(可用自己语言归纳概括。)
    心理:父亲对草恨意浓浓,势不两立。
    ⑵动作特点:快、准、狠(1分)或:迅速、毫不留情、急不可待、赶尽杀绝……
    干农活的特点:干练、干脆、麻利、熟练、坚决(表述不同,意思对亦可)
    22.消解父亲与草的仇恨的因素:
    方案一:是城市的硬冷。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比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无所,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对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
    方案二:是父亲对田野的思念。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方案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①城市的硬冷令父亲感到迷茫、孤寂,见到同是来自乡土的草,父亲感到欣喜。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 下一篇: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
  • 【推荐文章】

  • 故乡红叶

    【原文】 故乡红叶 ①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

  • 逆向思维的力量

    【原文】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原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 朴朗呤教授

    【原文】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 ①【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

  • 秋天·秋天(节选)

    【原文】 秋天 秋天(节选) 张晓风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

  • 【最新文章】

  •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
  • 故乡红叶
  • ①信息资源的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
  • 善言是一种美德
  • ⑥张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依然为国家着想
  •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诗经》开
  • (2)班里就“怜爱之心是人类最丰厚、最重要
  • 逆向思维的力量
  • 庭院中的光景
  •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
  •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
  • (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