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

发布时间:2018年1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582  浏览:

【原文】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社会的治理与发展,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比德”方式,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与赞美有关的汉字,无论指涉人还是事,许多带有玉字偏旁,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文学对人品的建构,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决不屈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值此期间,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倡导亮剑精神:面对强敌,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哪怕倒在对手剑下,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正当其时。

【问题】
    1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8.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④-⑤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答。(3分)
    19.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因为,传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正如古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②段说“《诗经》涉及玉的篇目??比附人品之典范”,这部分在论证上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诗经》有些诗篇的写作运用了“比德”方式。
    C.选文⑥段号召我们每个人,要肩负起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D.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本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
    17.中国文学要建构民族精神(中国文学要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使命)(3分)
    18.(3分)
    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个人品格的养成有重要作用(1分)
    ④—⑤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有重要作用(1分)
    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先从个人品格的建构入手(个人品格的建构是民族精神的建构的渠道、基础)(原文: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1分)
    19.(2分)答案:C(错,是对“文学”的要求和号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 下一篇: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
  • 【推荐文章】

  • 老人与壶

    【原文】 老人与壶 (1)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螯整齐齐。...

  • 对联中的典故

    【原文】 对联中的典故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

  • 学会把自己“归零”

    【原文】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给狗留个位置

    【原文】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

  • 乡村一树寂寞红

    【原文】 乡村一树寂寞红 杜忠书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 秋天的下午,阳...

  • 【最新文章】

  • 老人与壶
  • 母爱深沉
  • 对联中的典故
  • 学会把自己“归零”
  • 奶奶的玉簪子
  •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
  • 望岳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
  • 求好
  • 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
  •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 给狗留个位置
  • 乡村一树寂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