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5日
作者:赫恩曼尼  文章ID:35699  浏览:

【原文】
    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赫恩曼尼
    12岁那年,我认识了方小舒。
    他从讲台旁边的特“忧”生专座抱着书包走向我,本子散了一地,整个教室都在窃窃私语。从此,我们就是同桌了。我的耳边从此充斥着“方小舒”三个字的魔咒。
    “方小舒,把头抬起来!”“方小舒,把课本拿出来!”“方小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被叫到的时候,他就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方小舒,你旁边坐着的可是年级第一!你也不学学!”老师训他的时候,总带上我。
    是的,我是第一名,从来没失过手。那时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倔牛脾气,不考第一绝不善罢甘休。而我永远不理解,也不关心坐在身边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摆弄些什么。只是偶尔看他入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张堆满练习册和考试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用牙签组装成一辆坦克,用一分一分的人民币折出了航母,用一百张考卷做成一架步枪。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有什么好看的?”我见他整个人都聚拢在地图上,像一只潜伏在海底的虾。“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懂吗?”他话不多,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望着前方,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那时我沉浸在第一名的争夺战中,丝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说的“大学问”。那和我的目标相距十万八千里。
    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次英文考试,因为听力部分发挥失常,成绩单的第一行不再是我的了。“别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梦似幻。我抬起头,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狼狈地望着他。“喏,你看。这里是地中海,这里是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希腊半岛。”他指着地图上一块蓝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动,精准到位。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呆同学,你想过有一天会到这样的地方看上一眼吗?就那么一眼。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他的眼睛闪着从未有过的光,不再高深莫测,而是伶俐的敏锐的开阔的。我透过哭肿了的眼睛,看见一个骄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着。我这才发觉,自己从未正眼看过他。他的睫毛向上翘着,毛茸茸的,上扬的嘴角两旁嵌着酒窝,白皙的面颊变得红通通的。“阿呆同学,世界很大的,你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不会只是这样。”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娴熟地叠好旧地图,放在书桌下。
    从此,我注意到了他,方小舒——一个渴望被蓝色海洋包围的男孩。他书桌下的那片世界,只属于他。偶尔,也向我敞开。我好奇他为什么对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感兴趣,毕竟,考试、升学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一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遇见方小舒。“喂,你总不写作业也不是办法,以后我帮你写吧。”我没话找话。“不用啊。反正已经习惯了。突然写得太好老师肯定不信。”他撇撇嘴。“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试探他。“我想做间谍。”他站定在街角,眼神坚定,语气铿锵,往来穿梭的车辆突然安静下来。夕阳照在他脸上,他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出生入死,泰然处之。”他一字一顿地说。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凝结了,只剩下一个我所不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运动服上沾满尘土,嘴角挂着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样,14岁。我们结识的两年间,他的地图上画满了红点,我的试卷上打满了对钩。他的航母上的飞机多了一架又一架,我书包里的习题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手枪可以打出一连环子弹,我的成绩单上总是一连环的满分。我依旧热切地回应着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渴望、同学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语地进行着他的“间谍计划”,用削尖的铅笔画出一座座建筑的构造。
    毕业前夕,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里,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阿呆同学,那片蓝色的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爱琴海。——方小舒”
    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如愿考入省内最好的高中,而方小舒,却不知所踪。
    当我拿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长时间熬夜视力模糊、身体发胖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方小舒当了兵,在城郊的部队。听说他长到了一米九,力壮如牛,负重跑总是第一名。
    15年过去,我到了这个花费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我的生活并不如儿时想象得那样辉煌壮丽。我时常会怀念那个曾在我的年少时光里一闪而过自由的男孩。
    城市的夜晚,虽然光鲜亮丽,却总是让人焦虑不堪,噩梦缠身。只有一晚,无论过去多久,我仍清楚地记得。
    我身处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当中,小舟随着海浪悠悠荡荡。阳光照在头发上,浑身上下暖洋洋。我哼着歌,躺在船头。船尾坐着的人,嘴角两边两个酒窝,声音像是从天际而来:
    “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

【问题】
    19.通读全文,梳理野我冶与方小舒的交往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5分)
 


    20.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21.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3分)
    22.文章在刻画方小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3.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肯定青少年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B.提倡解放孩子天性,听任孩子率性自由成长。
    C.含蓄批评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
    D.呼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支持其发展兴趣爱好。

【参考答案】
    19.(5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①方小舒安慰并开导考试失利的“我”
    ②方小舒告诉“我”他想“当间谍”的梦想
    ③漠不关心(丝毫不在意∕不注意∕不理解∕不关心)
    ④震撼(吃惊∕震动∕欣赏∕赞赏∕钦佩)
    ⑤怀念(思念∕想念)
    20.(3分。抓关键词1分,分析效果2分,意对即可)
    示例一:“弓、伏”动作准确传神,写出了方小舒研究世界地图时聚精会神的样子。
    示例二:“自制的”一词,表现方小舒很强的动手能力,“一寸一寸”突出表现方小舒认真细致的研究状态。
    21.(3分。答出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妙在揭示主旨,暗示了“我”对方小舒坚持梦想、自由成长经历的向往;
    ②妙在一语双关,既是实指现实生活中“海洋”,又暗指“我们”对自由梦想的追求;
    ③妙在贯穿全文,与文中多次出现“蓝色的海”相呼应,起到线索作用;
    ④妙在新颖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并为全文营造出自由美好的氛围。
    22.(6分。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性格特征1分,分析2分,意对即可)
    ①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1分)他用简单普通的材料自制了坦克、航母、步枪、放大镜、飞机等“武器”。(2分)
    ②亲切友善,关心同学。(1分)他安慰考试失利的“我”,开导“我”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要过分关注考试成绩。(2分)
    ③乐观自信。(1分)他脸上常带微笑,认为自己研究的是“大学问”,说到理想时神采飞扬,坚信自己能够实现理想。(2分)
    ④坚持梦想,执著追求。(1分)他怀揣“间谍”梦,专注研究军事知识,坚持不懈。(2分)
    23.B(3分)(文中没有相关信息表明“听任孩子率性自由成长”)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
  • 下一篇:(4)《约客》中写主人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心境的句子是:【
  • 【推荐文章】

  • 后庭宴

    【原文】 后庭宴 无名氏 千里故乡,十里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

  • 北斋雨后

    【原文】 北斋雨后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①。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早行遇雨

    【原文】 早行遇雨 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

  • 次北固山下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最新文章】

  • 父亲的玳瑁
  • 爱因斯坦与音乐
  • 后庭宴
  • 解琬,魏州元城人也。少应幽素举,拜新政尉,
  • “简”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唐宋以来我国艺术
  • 北斋雨后
  • 团雾——高速公路上的杀手
  • 同执着前行
  • (10)品读陆游,读出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 使至塞上
  •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 读点诗词养点气
  • 断桥
  • 早行遇雨
  •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