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1)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

发布时间:2018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827  浏览:

【原文】
    (1)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长余洒度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2)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3)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4)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5)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豪子弟,经常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
    (6)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7)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事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
    (8)又是3天过去了。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
    (9)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里,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10)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
    (11)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选自2015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问题】
    23、选文的观点是什么?(3分)
    24、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何作用?(4分)
    25、全文主要运用了论证和论证。(2分)
    26、选文论证语言极富特色,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3.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意近即可)
    24.(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题。
    (2)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本文论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意近即可)
    25.举例对比(正反)
    26.结合联系实际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局中双活
  • 下一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微民”已经超过五亿,微信正影响着我们的
  • 【推荐文章】

  • 秋风引

    【原文】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 入直①

    【原文】 入直①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②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 在武昌作

    【原文】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

  • 【最新文章】

  •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借我一双慧眼吧
  • 【甲文】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
  • 中规中矩
  • 止痛处方
  • 采桑子①
  •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
  • 不速之客
  • 这条小鱼在乎!
  • (5)学校电视台准备刊发一则以“中国航天成
  • (2)《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
  • (3)“严寒已被战胜,木材也已运出,亲爱的
  •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那段难
  •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