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发布时间:2018年3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839  浏览:

【原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问题和参考答案】
    14.下列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孔子云: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
    C.水陆草木之花D.渔人甚异之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3)不【蔓】不枝    生枝蔓或长枝蔓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当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初极狭,才通人。
    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17.依据《爱莲说》课文内容,给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3分)
    上联:陶渊明入桃源探理想之地
    下联:【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或:周敦颐托莲花抒坚贞之气)】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下一篇:一个美丽的故事
  • 【推荐文章】

  • 《少年行》(其二)

    【原文】 《少年行》(其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②战渔阳。 【孰知不...

  • 咏山泉

    【原文】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

  • 蝶恋花

    【原文】 蝶恋花 晏几道①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②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

  • 春山望月

    【原文】 春山望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原文】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①,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最新文章】

  • 6.下面是“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获奖
  • (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
  • 小偷车夫和老头
  • 17.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
  •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 无声的尊重
  • 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
  • 法布尔的忠告
  • ①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
  •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
  • (1)请你结合下面选自《二十四孝图》的文段
  • 《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
  • 16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
  • 17仿写。(2分)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