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未知 文章ID:35871 浏览:
【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问题】
14.请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2分)
今齐地方千里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吾妻之【美】我者
(4)时时而【间】进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代词,指代徐公)
B.乃下令(连词,可译为“于是”)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却”)
D.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可译为“对、对于”)
17.翻译下面的语句。(每句3分,共6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8.邹忌将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 】”(用文中原句回答)的结论。齐王虚心纳谏,在治理国家上取得了“【 】”(用文中原句回答)的成果、对于这样的成果,作者称之为“战胜于朝廷”。(2分)
【参考答案】
14.(2分)今齐地/方千里
【解析】此句的意思是“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学生要注意“地方”一词是古今异义词,在句子中译为,地:土地,方:方圆,两个词语,掌握它在句子中的含义断句相对容易。
15.(5分)(1)接受
(2)身高
(3)认为……美(以……为美)
(4)间或、偶然
(5)当面指责
【解析】第(1)题的“纳”是“接受”的意思;第(2)题的“修”在文中的意思是“身高”;第(3)题中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认为……美”;第(4)题的“间”读“jiàn”,“间或、偶然”的意思;第(5)题的“面刺”是两个词语,“面”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当面”,“刺”是古今异义字,译为“指责”。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要注意积累。
16.(3分)C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C项句子的意思是“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仪容很漂亮”,句中的“而”字在这里表递进;其他三项均正确。
17.(6分)(1)你美得多,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3分)
(2)命令刚刚颁布时,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里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3分)
【解析】翻译(1)句时要注意“甚(……得多)”“及(比得上)”等实词的意思,(2)句要注意“下(颁布)”“若(像……一样)”“市(集市)”等实词的意思。答题应在落实以上“得分点”的基础上,将省略的部分补足,做到译文通顺流畅。
18.(2分)王之蔽甚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解析】在文章中邹忌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里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让齐王认识到自身的缺陷“王之蔽甚矣”。齐王善于纳谏,听从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取得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成果,不动一兵一卒,在内政上震慑了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