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作者:未知 文章ID:36020 浏览:
【原文】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篆籀(zhòu):即篆书。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问题】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2)D
(3)①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还要拖累您。”
(4)率真洒脱
自命不凡
(5)摆脱约束、豁达超脱、释放人性,享受悠闲。
【参考译文】
【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乙】刘酒,是汴梁人,没有名字,自称“酒”,别人就称呼他“刘酒”。画人物,有清新刚劲之风,酒后画,更觉得有神韵.别人都认为他是张平山之后的第一人,刘酒很不屑。凡作画,落款都写一个“酒”字,似行书,也似篆书,是他的得意之笔。曾经为上洛郡王作画,郡王很欣赏他,称赞他是“张平山后一人”。借着酒意有点不高兴,急忙要回画说:“还没有写落款”。于是卷起画走到旁边的屋子,在画卷的上下左右写了百十个大大的“酒”字。大王非常生气,撕裂了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以累君。”一天正持杯痛饮,忽然死去,开口而笑,杯子还在手里。余感动于他以前说的话,为他买棺材装殓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