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2万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6194  浏览:

【原文】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2万多公里,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之和。中国计划到2025年高铁网络运营里程再增加1.5万公里。这些高铁网,能把沿线城市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发展。
    ②在中国三大人口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高铁轨道。此前,火车车次还未像如今这样频繁,车速很低,非常拥挤,给日常通勤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这三座超级城市正在借助高铁打造通勤走廊,让高铁变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这无疑有助于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③毫无疑问,卫星城镇的房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比如,昆山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七成,但是它们之间的动车行驶时间仅为19分钟,票价也才25元,那些试图逃离上海高房价压力的人们,自然会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④中国正在建立一种“高铁经济”。世界银行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高速铁路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很可能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注】①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问题】
    12.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3.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    】、【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    】。(4分)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从说明内容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B.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些高铁网”是指1.5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高铁网络。
    C.高铁不仅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其卫星城镇的发展。
    D.最后一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明高铁“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是一种推测,且对这一推测的实现充满信心。

【参考答案】
    12.中国高铁促进经济发展(或中国正建立“高铁经济”)(意思相近即可.原文标题:建成世界最长高铁网,中国开启铁路经济时代)
    【解析】本题属“加标题”类题,实质是概括“说明内容”,第一小节总说高铁网能“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小节具体说明了高铁能促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第三小节具体说明了卫星城市的经济发展,第四小节具体说高铁能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给文章加标题或概括全文说明内容,要看首尾段,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或一个现象;要体现简明、新颖、概括。
    13.【答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高铁能促进卫星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
    【解析】“比如”是举例子,举了上海的卫星城市昆山的例子;“比”是作比较,将昆山的房价与上海的房价作比较;列数字很明显。作用是“具体说明……内容”,只要概括第三小节的说明内容“高铁能促进卫星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即可。
    14.【答案】B
    【解析】B选项“这些高铁网”是指原有的2万多公里加上增加的1.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其它选项内容涉及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内容的概括、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
  • 下一篇:好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 【推荐文章】

  • 夏意

    【原文】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

  • 图书不应成为奢侈品

    【原文】 图书不应成为奢侈品 图书界近日刮起一股贵族化旋风,一批制作极其豪华的精装...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①

    【原文】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① 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② 巴陵无限酒,醉杀...

  • 辋川①六言(其五)

    【原文】 辋川①六言(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

  • 渴望

    【原文】 渴望 (1)单明明今年过生日,不指望吃到酱排骨了,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

  • 美妙夏日 最喜蝉鸣

    【原文】 美妙夏日 最喜蝉鸣 生如夏花一样灿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它完全拥有了生命...

  • 【最新文章】

  • 7.人生需要学习,也需要雕琢。这正如《礼记》
  • 破釜沉舟
  • 把内脏当“子弹”打出去
  • 自夸的分寸
  •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
  • 夏意
  •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 承宫樵薪苦学
  • 《雪》节选
  • 图书不应成为奢侈品
  • (2)翠岗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
  • (3)根据课内外名著阅读的体悟,任选一例,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①
  • 登扫叶楼记①
  • 幸福的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