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8年6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6372  浏览:

【原文】
    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
    ⑦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

【问题】
    19.(2分)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    】。
    20.(3分)第①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
    21.(2分)从第④段、第⑤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2.(3分)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3.(2分)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安静时是一个【    】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    】的自己。

【参考答案】
    19.示例:一穗稻从不炫耀自己的果实,一片云从不与另一片云争夺蓝天的眷顾。
    20.示例一:“盛下了所有”,是一种包容,一种接纳,生命因而丰富厚重;“放下了所有”,是一种豁达,一种释然,生命因而清简纯净。
    示例二:“盛下了所有”指包容一切的胸怀,人因包容而少冲突,而内心安静;“放下了所有”指向看淡一切的态度,人因淡泊而少纷争,而内心安静。总之,对“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都不去计较,就拥有了内心的安静。
    21.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22.第③段起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它承接上文的主要观点,开启下文正反两方面的论证。
    (评分标准:答出“承上启下”或“过渡”得2分,加上恰当分析再得1分,共3分)
    23.示例一:①安静时是一个厚重、可靠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轻浮、浅薄的自己。
    示例二:①安静时是一个低调、内敛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喧嚣、浮躁的自己。
    示例三:①安静时是一个温和、谦逊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虚荣、丑陋的自己。
    (评分标准:答对一小题得1分,共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蹬布
  • 下一篇:桃花源记 愚溪诗选(节选)
  • 【推荐文章】

  • 四时田园杂兴(二)

    【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

  • 宽容与智慧

    【原文】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

  •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原文】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唐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

  • 新秋

    【原文】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

  • 略谈孝文化

    【原文】 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

  • 馄饨里的深情

    【原文】 馄饨里的深情 铃带雨 ①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

  • 【最新文章】

  • 离我远点
  • 材料一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
  • 四时田园杂兴(二)
  •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 每月第一个礼拜五
  • 【甲】不来夫斯库人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干什么,
  • 鱼,我所欲也
  • 赤壁
  •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 宽容与智慧
  • 精神拾荒三步曲
  •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 (8)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2)【 】是个狂热的教徒,他请求简·爱
  •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