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6444  浏览:

【原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①欣然起行    欣然:
    ②月色入户    户: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一: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
    (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
    (1)略
    (2)D;
    (3)②;
    (4)①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5)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在我看来,过年
  • 下一篇:(4)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推荐文章】

  • 天下第一奇石

    【原文】 天下第一奇石 ①在中国福建省南端的东山岛上有一块奇石,它有一间房那么大,...

  • 甘为春泥护春花

    【原文】 甘为春泥护春花 陈漱渝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①每...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原文】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唐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

  • 暮春归故山草堂

    【原文】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 小桃红

    【原文】 小桃红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传。共留连,画...

  • 【最新文章】

  • 天下第一奇石
  • ⑸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
  • ⑹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气节”的句子,请写出
  •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 甘为春泥护春花
  • 绵延二十一日的宴(有改动)
  •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
  •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
  •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
  • “悟空”探“妖”
  • 《故乡》节选
  • 《谈生命》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