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中国人讲究饮茶,在茶具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讲究集实用

发布时间:2018年8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679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中国人讲究饮茶,在茶具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讲究集实用与美感于一体。瓷质茶具有传热慢、不易炸裂、既保温又不烫手、质地细腻不吸水、容易清洗等特点,再加上瓷器轻巧坚实,质如美玉,音清韵长,能够很好地烘托茶的色、香、味,因而千百年来为饮茶者钟爱。
    中国的瓷茶具从釉色上大致分为青瓷、白瓷、黑瓷、彩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唐代和五代盛极一时,生产延续到宋代。越窑茶盏,釉色青绿微黄,与茶汤相映成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青瓷胎釉之美。青瓷名窑众多,釉色丰富,如宋代汝窑天青釉、官窑粉青釉、哥窑冰裂纹青釉、龙泉窑梅子青釉,将青瓷淡雅青莹之美推到顶峰。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具除了青瓷盏,还有白瓷盏。邢窑白瓷盏以“白如雪”而闻名,且“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其实,白瓷脱胎于青瓷。南北朝之前,陶瓷以青色为主,原因是烧瓷原料中杂质含量较高,无法去除。后来,将含铁量降至2%以下,就烧成了白瓷。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一组邢窑白瓷显示,中国在北齐时期创烧出世界上最早的白瓷。以烧制白瓷著称的还有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和金的定窑。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朝廷在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以真宗年号将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景德镇烧造的白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名闻天下。
    宋代流行黑瓷茶具,这与宋人点茶之风有关。点茶即先将压制成圆饼的团茶用茶碾碾碎,再用丝罗过筛,然后将茶粉置于碗中,先注沸水调成茶膏,再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快速击拂至茶汤发泡。雪白匀细的泡沫浮于茶汤之上久聚不散,而黑瓷盏最能衬托雪沫乳花之美。苏轼曾写诗赞道:“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当时流行的建窑黑瓷大多呈浅黑或紫黑,黑色釉面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各种褐斑结晶纹,有的细密如兔毛,称为“兔毫”,有的如鸟羽或银星密布,称为“鹧鸪斑”或“银星斑”,风格古朴雅致。
    明、清两代茶具由黑转白,与饮茶习惯变化有关。明朝以后,直接冲饮的散状叶茶,逐渐取代了制作和饮用都十分繁琐的紧压团茶。成熟于元朝的青花茶具有内壁洁白,外壁蓝白相映,纯净雅致的特点,更衬托出茶汤本身的色泽,因而逐渐成为流行的茶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虽然只有蓝白两色,但与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不同,属于彩瓷。13世纪,景德镇利用来自波斯的钴蓝创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开创了中国陶瓷由单色素瓷向多色彩瓷过渡的新纪元。元代最后几十年间,钴蓝矿石原料源源不断从波斯运往中国,景德镇则为波斯及阿拉伯顾客专门烧制大宗青花瓷器。元代至清代,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常常装饰有所销往国家或地区的文字或图案。明、清两代,景德镇还先后创烧出各种青花衍生品种,制瓷工艺不断攀上新的历史高峰。
    【材料二】

图例:瓷插屏
图例:瓷插屏

【问题】
    15.下列诗句中,描写青瓷釉色之美的一句是(    )(2分)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B.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C.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元·白朴《满庭芳》)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清·龚轼《陶歌》)
    16.根据【材料一】,宋代范仲淹的诗句“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中雪涛起”中写了点茶过程当中的哪两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材料二】图片中的瓷插屏是【材料一】中提到的哪种瓷?请根据【材料一】做出判断,并分条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5.A
    评分:2分。
    16.要点:用茶碾将茶碾碎
    在瓷瓯中搅起雪白乳花
    好处:能更好地衬托雪沫乳花之美
    评分:两步各1分,好处2分
    17.要点:①青花瓷。②理由一,瓷插屏上图案两色分明,显然不是素瓷。理由二,瓷插屏上的装饰文字为外文,符合外销青花瓷的特点。
    评分:判断1分,理由3分,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智能程序
  • 下一篇:2.观赏右面的书法作品,完成⑴~⑵题。(共4分)⑴对这幅书法作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