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发布时间:2018年8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6895  浏览:

【原文】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问题】
    9.阅读选文第三段至倒数第二段,说说母亲与“我”之间经历了哪些事?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
    10.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或带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①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11.“血红的头巾”在文中多次出现,有哪些作用?请分点回答。(4分)
    1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特点。(4分)

【参考答案】
    9.(4分)在我再三“央求”下,母亲终于带我来到田野;
    母亲怕我走失不时呼喊我,与我约定用头巾回应;
    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玩,怕母亲责罚,没有举起头巾;
    母亲焦急地呼喊寻找我,急切奔跑中重重摔倒。
    10.(1)比喻,把叶子比作墙壁,生动形象写出叶子繁密、高大、严实的特点。也交代了母亲要“我”听到叫声就举起头巾的原因,因为不易发现,怕我走失。(2分)
    (2)意为“非常快”,表现母亲努力搜寻终于找到“我”后的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迫切心理。(2分)
    11.(1)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1分)
    (2)形象表现母亲对“我”细致的关心和无私的爱。(1分)
    (3)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让我懂得对母爱要有最简单快捷的回应。(2分)
    12.(1)坚强,执着: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
    (2)细心,无微不至: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为寻找“我”不顾一切。
    (3)勤劳,无私:如起早贪黑劳作。(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A.逛书店,不花一分钱,就能把喜欢的图书带回家。这样的好事,
  • 下一篇: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 【推荐文章】

  • 康熙字典

    【原文】 康熙字典 梁晓声 ①午后三点多,热闹的集市渐渐散去了,卖书的少年仍蹲坐在...

  • 说茶

    【原文】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 开门...

  • 二月二日出郊

    【原文】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

  • 炊烟袅袅岁月长

    【原文】 炊烟袅袅岁月长 尤金 ①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 ②第二次...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天末怀李白①

    【原文】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 【最新文章】

  • 康熙字典
  • 央视推出的语言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倡导全
  • 《裴琰之》(节选)
  • 飞机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飞的
  •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 】,【
  • ④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梦”就是“安
  • ⑤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
  • 【材料一】“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
  •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①
  • “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 石崖上的枣树
  •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
  • ②这些高贵的四足动物天生就具有一切美德,从
  • (2)在《骆驼祥子》阅读交流会上,有同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