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耳根的清静

发布时间:2018年8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王开玲  文章ID:36942  浏览:

【原文】
    耳根的清静
    王开玲
    (1)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古人真有耳福啊!【A】
    (3)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4)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
    (5)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6)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B】
    (7)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8)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
    (9)耳塞?地下室?把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10)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C】
    (11)不是吗?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12)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部位,惟独冷遇了耳朵。甚至连冷遇都不算,是折磨,是羞辱。做一只现代耳朵真的太不幸了,古人枉造了“悦耳”一词,实在对不住。我们更多的是“虐耳”。【D】
    (13)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把寂静一一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一一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14)【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15)【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选自《古典之殇一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有删节。)

【问题】
    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6分)
    从前人类的耳朵里住着的房客是①,而现在人们的耳朵里却住着②,作者对此用一个拟人、比喻句③,以表达痛惜、愤慨之情。(①②填文中词语,③填文中句子。)
    6.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7.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选文第(5)段。(4分)
    8.“今天,昔辈耳朵里住着哪螳房客呢?”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一个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准确位置。(    )(2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结合全文,谈淡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耳根的清净。(4分)

【参考答案】
    5.(6分,每空2分。)①寂静
    ②喧嚣
    ③世界已把寂静——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或: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6.(6分,每空2分。)含义:作者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对破坏宁静自然和清净环境的痛惜与愤慨,(2分)对原生态自然的怀念。(2分)警醒人们要保护宜居环境,期盼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其自然的生活。(2分)(6分,意近即可。)
    7.(4分,意近即可。)
    用了以动衬静和拟人手法(或用想象的笔法),(1分)细致传神地写出了童年时夜晚的寂静,(1分)表达作者对那种宁静的怀念,(1分)也为下文写如今无比喧闹的现实作了反衬和铺垫。(1分)
    8.B(2分)
    9.示例:人类要有节制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的舒适及忍耐限度为代价,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我。(4分,意近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下列文段是从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中节选来的,请读完后
  • 下一篇: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 【推荐文章】

  • 渡湘江

    【原文】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宿牛群头①

    【原文】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

  • 北陂杏花①

    【原文】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

  •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原文】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①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

  •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原文】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1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土豆大都是以蔬菜的形式出现的。但...

  • 【最新文章】

  • 位次的讲究
  • 渡湘江
  •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
  •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
  •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为儿卖发
  • 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
  • “咬牙”是一种修炼
  • 宿牛群头①
  •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乙】来焦山
  • 江陵府曲江楼记
  •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
  • 边词
  • 齐王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