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作者:未知 文章ID:36966 浏览:
【原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吕氏春秋》)
【注】①户:单扇的门。
【问题】
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师表》)
C.臣请【辟】矣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D.春居问【于】宣王曰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C.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2)何谏寡人之晚也?▲
10.邹忌和春居为什么向君王进谏?请根据文段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2分)
▲
11.邹忌和春居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劝谏君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3分)
▲
【参考答案】
7.(2分)C
8.(2分)B
9.(4分)(1)(2分)楚国朝廷中臣子数以千计,却无人敢于进谏。
(2)(2分)您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规劝我啊?(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
10.(2分)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认识到齐王必然受到更多蒙蔽,因而进谏;春居是因为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群臣都不敢进谏,因而进谏。
11.(3分)邹忌运用类比设喻的办法,委婉劝谏齐威王。(1分)春居列举事例,把自己想说的道理隐含在历史事实中,逐步推导,循循善诱,引导齐宣王自己说出来。(1分)劝谏效果都使得君王乐于接受他们的建议,改正自己的过错。(1分)译文:齐宣王建造大宫室,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凭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中没有人敢进谏齐王。臣子春居问齐宣王说:“楚王放弃先王的礼乐,因而礼乐变得轻狂,我敢问楚国还有贤君吗?”宣王说:“没有贤君了。”“楚国朝廷中臣子数以千计,却无人敢于进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春居说:“现在您建造大宫室,其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凭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中没有人敢进谏,请问大王,齐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春居说:“我请求避开。”便快步退出。宣王说:“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招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