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黄山夜月

发布时间:2018年8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曾臻  文章ID:36980  浏览:

【原文】
    黄山夜月
    曾臻
    少有人谈及黄山的夜月。奇松可留影,怪石可留影,云海可留影,日出可留影,夕照可留影,惟有夜月难以留影。
    听说过西湖的月色、秦淮河的月色、二泉的月色,却不曾听说过黄山的月色。水面的月,跳跃,耀眼。山间的月,含蓄,幽静。
    邂逅黄山月,要近农历十五,要有一个晴好的晚上,要有澄明的心境……导游说,上黄山能否看到云海得看缘分。是的,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有人邂逅了黄山的云雾,有人记住了梦笔生花,有人爱那迎客松,而我邂逅了黄山月。
    黄山半山腰入夜是阴冷的,山脚下是初夏的天气,半山的气候却是初春。晚霞敛尽了余晖,山色如墨,湿冷的山风飒飒地在林间穿行。游客或已下山,或已躲入温暖的旅馆里,鸟也已归巢,这时农历十三将圆未圆的明月朗朗地照着。
    走在那连路灯也没有的石路上,松柏暗影森森,再走几步,竟看到了宝石蓝的夜空。路两旁的树还没长出叶子来,细长的枝条向夜空舒展着,一点半吐的嫩芽都没有,却缀着点点晶莹的星星。对面山峰上的月亮像一面寒光四射的镜子,把树影斜照在石径上。横着疏疏的影儿的石径像雪白宣纸上的写意水墨画。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月光越来越明澈,地面黑白也越来越鲜明。路边的树林中偶有一棵木兰,花朵被月光照得皎洁如雪,映在地面的花影轮廓清晰。最初是惊喜的,心慢慢被这月光浸润了,不再说什么话,只由着手机里的钢琴曲叮叮咚咚地流淌着。
    再走到傍晚看群山夕照的地方,风物已迥异。那夕阳里带着醉颜的群山已洗尽了铅华,静穆着,苍青里泛着银蓝的光泽。脚下的大石在月光里像一块巨冰。躺下去,像躺在东山魁夷的画中。头顶是夜空,一半是清碧的,银月挂映;一半有微云,疏星闪烁。远远听到山谷里清音阵阵,女伴问:“那嗖嗖声是泉水声或是瀑布声吗?”“不,那是松涛。”倘若不是松涛,那定是山灵的低语。我们不再言语,只静静听着月下起伏的清响……
    在月光里,我没有想起任何名家诗文,没有诗文形容过我见到的黄山月下的花影、山色。自己写下了四句诗:“霞散苍山冷,松深白石寒。无言花影落,生宣写木兰。”但我知道无人会解此诗,因为它记下的仅仅是我眼中瞬间的黄山,我邂逅的花影、山色、松涛,也许未曾被前人邂逅过,也许也将无人再次邂逅。只是,我邂逅的难于留影的黄山夜月,以独一无二的明暗、色泽、节奏,又实实在在地存在过。

【问题和参考答案】
    9.文章的开头写黄山的松、石、云及西湖、秦淮河、二泉的月,对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
    通过对比,表现了黄山的月常被人遗忘,为后文写作者对邂逅黄山月的惊喜作铺垫。
    10.作者说“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作者有了怎样的缘分?看到了什么样的黄山?
    近农历十五,有一个晴好的晚上,还有澄明的心境。看到了一幅如水如梦的黄山月夜图。
    11.“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为什么人也会变得玲珑通透?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在这清澈透明的黄山月夜里,人的心也如这月色一样,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变得纯正无私。
    12.情景交融是散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本文作者用生动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黄山月夜图”,在这幅美景图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了作者热爱黄山的月色,并要将之深藏心底的感情。
    13.月亮常常是文人用以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对象,请你从所积累的知识中,写出两句跟月亮有关的诗歌。
    示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出两句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生活中需要思索
  • 下一篇:6、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 】,其
  • 【推荐文章】

  • 秋浦途中①

    【原文】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

  • 少年行

    【原文】 少年行 (唐)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

  • 观沧海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原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

  • 故乡红叶

    【原文】 故乡红叶 ①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

  • 【最新文章】

  •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
  • 一碗热汤
  •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到传统
  • ⑥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
  • (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
  • 望江南
  • 《隆中对》选段
  • 秋浦途中①
  •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 尺子
  • 25.探究“大树进城”问题。在不少城市的边缘
  • ⑴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描写国都沦陷但山河
  • 7.阅读《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发布“2011
  •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
  • 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