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陈凌  文章ID:37420  浏览:

【原文】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
    (2016年01月11日《人民日报》)

【问题】
    2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2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25.第⑤段文字是不是多余,应该删掉?请陈述一下理由。(3分)
    26.请根据画线句子特点,用初中语文教材所学知识完成仿写。(2分)
    专注是什么?那是藤野先生一笔一画的为鲁迅添改讲义,诠释一个师者的敬业;那是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苦干,书写一位爱国者的奉献;【    】……专注,简单的词语,需要用一生去书写。

【参考答案】
    22.事业需要专注才能成功。(意思对即可,2分)
    23.从微信圈一道测试题入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1分)。
    24.道理论证、对比论证(2分)
    有力印证了专注做事,方可成功的道理(1分)。
    25.不能删掉(1分)。这里补充论述了专注并非固守一隅,而要心怀全局(1分),避免读者曲解,使论述更更为严密(1分)。
    26.示例:专注就是居里夫人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的炸药,凝聚着一位科学家的梦想。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看自行车的女人
  • 下一篇:《水浒传》片段
  • 【推荐文章】

  •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原文】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

  • 虞美人·无聊

    【原文】 虞美人 无聊 陈维崧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

  •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原文】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①,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 垂钓

    【原文】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 【最新文章】

  • 世上最快乐的事情
  • 天使的礼物
  • 8.小强的妈妈刚生了二胎,爸爸很高兴,决定收
  • 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
  • 单纯
  •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
  •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修
  • 6.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定的“初二学年语文学习计
  • 次北固山下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 ②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
  • ③杜甫在《登楼》中表达对祖国山河赞美,对民
  • ④杨炯在《从军行》中表达赴边御敌、立志报国
  •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
  • (3)《武陵春》一词中,独辟蹊径,把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