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代表个体所属族群的血统源流,“名”则是个人的标号,用
作者:未知 文章ID:37442 浏览:
【原文】
“姓”代表个体所属族群的血统源流,“名”则是个人的标号,用姓和名结合,就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传统文化中,直呼对方的名,尤其是对长辈,是不尊重的行为。因此“字”是成年之后,供平辈或属下称呼之用,以表尊重。古人取字的含义与名是有联系的。“号”是在名与字之外自取的较正式的别名,内容多是表达个人的志趣、品味。因此,古代文人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号来命名自己的文集;有的还用自己的官名、籍贯名来命名自己的文集;而用“谥号”给文集命名就不是古代文人自己能做的事了,因为谥号是古人死后,其他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问题】
(1)依据所给上联内容,补写下联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醉翁亭上醉翁乐,百姓安居乐业;易安居里易安【 】,民众【 】。
A.①伤 ②流离失所
B.①悲 ②背井离乡
C.①伤 ②卖儿卖女
D.①悲 ②国破家亡
(2)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家,解释他的文集命名的特点(2分)
A.李白《李太白集》
B.柳宗元《柳河东集》
C.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D.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答:你选择的作家是①,他的文集是用②命名的。
【参考答案】
(1)选D1分,选B2分
(2)(2分)A.用字命名
B.用籍贯
C.用谥号
D.用号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