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
作者:未知 文章ID:37501 浏览:
【原文】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问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字已显而位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B.远近久承公名 亲贤臣远小人
C.具于公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欲以谢惭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曰
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3分)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11.选文中哪些地方可见褚季野的“雅量”?(3分)
【参考答案】
9.D(A.低微/隐隐约约B.远方的人们/疏远C.陈设/详细D.道歉)
10.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11.褚季野的“雅量”从三处可见:一是投宿钱塘亭时,被被亭吏赶到牛屋睡竟然一点也不生气;二是面对醉醺醺的县令不礼貌的询问,竟然能很有礼貌地回应;三是和县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
附【译文】
褚季野由章安县令改任成为了太尉记室参军,当时诸公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坐了当时行商的贩船,半路在钱塘亭投宿。
当时,吴兴县令沈充也正好送客经过浙江。因客人太多,褚被亭吏赶到牛屋睡觉。半夜,因吵声太大,沈充无法入睡,起来散步(看见牛棚下有人),问亭吏:“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粗野的人前来投宿,我就让他睡牛屋了。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就对着牛屋喊:“伧夫(当时南人讥骂北人的话),想不想吃饼子?你是什么人,我们聊聊可以吗?”褚公(听到有人喊话就)扬了扬手,说:“我是河南褚季野。”因为远近都知道褚公的名字,沈充大吃一惊,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并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表示赔礼道歉。但褚公与沈充喝酒吃菜,淡然自若,言谈毫无异状,就像没事一样。过后县令一直送他到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