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人们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
作者:未知 文章ID:37692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在人们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与如今我们所说的华北地区所包括的地域相近。
春秋战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北有燕国、蓟国,南有刑国、赵国,中部有中山国。燕国的东边有商初建国的孤竹(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战国时被灭;燕国北边有东胡。在不断的争霸中,京津冀地域形成了燕赵对峙的格局。燕国占领河北北部,包括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中南部为赵国的疆域;齐国占领河北东南部一小块。
燕赵大地,北①长城,南②黄河,西③太行,东④渤海。山高水寒的生存环境,加之秦统一天下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使得燕、赵等国不断寻求强国之路,力图变革自新,从而形成了慷慨悲歌、任侠豪气的文化风气。《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韩愈也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的确,古往今来,这里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族入侵,写下“①”壮烈诗篇的②;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③……
【材料二】
从元至清,北京作为国家的首府之后,这一地域在【原来燕赵文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在这一阶段,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皇家贵族利用皇权将南方制瓷、雕玉等引入京城,后又把徽班引入京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京剧。随着京师经济的发展,北京地区的民间文化也逐渐丰富和发达起来,说书、口技、杂技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然,北京不仅仅融合了各种优秀的地域文化,对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可吸收部分也是兼容并蓄。北京是汉、满、契丹、女真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多民族相融合的文化。而在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也很频繁。早在元代,欧洲、中亚的学者纷纷来到北京,如我们知道的马可·波罗。到了明代,利玛窦、汤若望等的到来,则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而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西交流的新路线……自古至今,北京以其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不断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
【问题】
12.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汉字,准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据 ②见 ③倚 ④向
B.①据 ②界 ③隔 ④临
C.①控 ②界 ③倚 ④临
D.①控 ②见 ③隔 ④向
13.下面是【材料一】中①②③处分别填写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②于谦 ③杨靖宇将军
B.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文天祥 ③杨靖宇将军
C.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文天祥 ③狼牙山五壮士
D.①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②于谦 ③狼牙山五壮士
14.【材料二】的画线句子中提到的“原来燕赵文化”具体指什么?“新的文化元素”表现是什么?(4分)
答:【 】
1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请分别说出北京与河北地区的位置关系与文化渊源。(2分)
答:【 】
【参考答案】
12.C
评分:本题2分。(把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利用示意图、形势图来推断汉字的运用)
13.D
评分:本题2分。
14.“原来的燕赵文化”:慷慨侠义、勇于牺牲等燕赵文化风气。(1分)新的文化元素:出现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制瓷、雕玉等宫廷文化与说书、杂技等民间文化)、多民族融合文化与中西相互交流的多元文化)(3分)
评分:本题4分。“原来的燕赵文化”答出核心内容则可,注意时间限制,应从“于谦”之前的材料中提炼。
15.示例:地缘相接(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同源)
评分:本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