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故乡的沉沦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耿立  文章ID:37702  浏览:

【原文】
    故乡的沉沦
    耿立
    ①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②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鸣咽。谷穗碰到镰刀是鸣咽,大树遭遇斧头是鸣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③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晴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鸣鸣大哭起来。
    ④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⑤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⑥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⑦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⑧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⑨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
    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
    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⑩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1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12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13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有删改)

【问题】
    16.文章开头写作者看过的一幅照片以及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作用?(4分)
    17.“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请对这句话作简要赏析。(3分)
    18.标题叫做“故乡的沉沦”,联系全文来看,“沉沦”有着儿重含义?(6分)
    19.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20.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一个人不能没有一灵魂”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4分)

【参考答案】
    16.①照应标题,点名“田园风貌被毁坏”的主题。
    ②“故乡的沉沦”是统领全文的线索,引出了文的回忆与乡土中国面貌变换的思考。
    17.这句话用了比喻,把树坑比作枯干的眼泪,运用了拟人,赋予了树坑像人一样的无可奈何的情感,形象生动表现出树木被砍伐后的惨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风貌破坏的强烈悲愤之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18.①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简楼。田园风光在消逝。
    ②背井离乡,远离了童年的记忆和时光。
    ③毁容整容后的故乡让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意思对即可得分)。
    19.这句话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台湾老兵把故乡的泥土随身带着,那泥土代表着故乡,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现在,故乡的沉沦了,灵魂找不到归宿了,所以作者悲愤难抑。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
  • 下一篇: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南瓜慢不经心地趴在墙头,在午后yōng懒
  • 【推荐文章】

  • 康熙字典

    【原文】 康熙字典 梁晓声 ①午后三点多,热闹的集市渐渐散去了,卖书的少年仍蹲坐在...

  • 说茶

    【原文】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 开门...

  • 二月二日出郊

    【原文】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

  • 炊烟袅袅岁月长

    【原文】 炊烟袅袅岁月长 尤金 ①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 ②第二次...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天末怀李白①

    【原文】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 【最新文章】

  • 康熙字典
  • 央视推出的语言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倡导全
  • 《裴琰之》(节选)
  • 飞机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飞的
  •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 】,【
  • ④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梦”就是“安
  • ⑤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
  • 【材料一】“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
  •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①
  • “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 石崖上的枣树
  •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
  • ②这些高贵的四足动物天生就具有一切美德,从
  • (2)在《骆驼祥子》阅读交流会上,有同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