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悦察狱
作者:未知 文章ID:37712 浏览:
【原文】
司马悦察狱
时有汝南上蔡董毛奴者,赍①钱五千,死在道路。郡县疑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既至州,悦②观色察言,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一刀鞘而已。”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曰:“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及祖款引③。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著皂襦④,及祖伏法。悦之察狱,多此类也。(选自《魏书·列传》)
【注释】①赍:(jī)携带。②悦:司马悦,北魏时人,当时为豫州刺史。③款引:说假话遮盖。④皂襦:黑色短袄。
【问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又于堤家【得】钱五千( )
(2)应有所【遗】(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疑其不实。(3分)
13.文中郡县认为张堤是抢劫犯的理由是(1)【 】;(2)【 】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14.《司马悦察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1)【 】;(2)【 】。(3分)
【参考答案】
11.(1)发现、找到(2分)
(2)遗留、留下(2分)
12.诉讼案件到了州府后(1分),司马悦观察张堤的神情(神色),(辨识)识别他的话(1分),怀疑他说的(情况)不是真实的(1分)。
13.在张堤家发现五千钱(1分);张堤自己承认的(1分)。
14.善于调查(1分)研究分析(1分);要有质疑精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