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温度与生命

发布时间:2019年1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7741  浏览:

【原文】
    温度与生命
    ①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其实,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②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想想看,【    】;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③当然,在这样浩瀚的宇宙中,只要位置恰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④【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分子之间距离也小,此时物质为液态。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整个世界这么精彩,生命就是因为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问题】
    12.联系上下文,第②段横线处应填上的合适的句子是【    】(2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1段中加点词“竟”的作用。(2分)
    14.下列两段材料中哪一段能说明文章第③段的中心?请具体简述理由。(4分)
    (1)谚语说:“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所谓“霜杀百草”。但真正“杀百草”的,不是霜,而是冻。当大气中水汽凝华为霜的过程中,反倒会因凝结潜热释放而减缓气温的下降。导致冻害的元凶,是与白霜伴生的零下低温。
    (2)地球上的人类并非宇宙间唯一的人类,除了地球外,宇宙间还有上万个星球上可能有人类生存,另外还有很多并不像人类的智慧生命体,有些可能比人类的智慧更高。

【参考答案】
    12.如果人类要到牛郎织女星上去,还没到达早已化为灰烬了
    13.(1)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解释了温度的作用。
    (2)竟,竟然,表示惊讶的语气,强调了牛郎星的温度非常高,与前面的“小亮点”形成对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第(2)段材料能说明第③段的中心。
    因为材料(1)说明的是“冻”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而材料2说明的是宇宙间存在其它生命体的可能性,说明了第③段的内容:宇宙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诞生生命。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西江月①·世事一场大梦
  • 下一篇:说风雅
  • 【推荐文章】

  • 散步

    【原文】 散步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

  • 猫和公鸡

    【原文】 猫和公鸡 【 】。有一天,一只公鸡出外啄食,从猫窝旁边经过,猫早就对又肥...

  • 生命之轻,生命之重

    【原文】 生命之轻,生命之重 ①孔子的狗死了,特意嘱咐弟子: 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

  • 杂诗

    【原文】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 向日葵

    【原文】 向日葵 (新加坡)尤今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

  • 【最新文章】

  • ④及时反省自己,能提高道德修养。如《 十则
  •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
  • (6)杜牧《赤壁》中的【 】,【 】两句,以
  • (7)古诗词中有不少咏月的句子,请你写出连
  • 同样是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
  • 材料一: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
  • 散步
  • (6)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他浪漫主义
  • (7)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面对辛勤耕种却食
  • (8)莘莘学子,心在高处。那梦想犹如秋水伊
  • 猫和公鸡
  •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 月球车风险知多少
  • 诸葛亮论赏罚
  • 读书是一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