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
作者:未知 文章ID:37824 浏览:
【原文】
①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比如园里有一棵古松,假如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同时来看这棵古松,三人所感知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木商感知的只是一棵值多少钱的木料,植物学家感知的只是一棵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画家感知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可见,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②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身边的一切人和物。这些人和物有些于我有益,有些于我有害,有些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这就是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目的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探求真理。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画家则不然,他看古松会把全副精神放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古松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了。从实用的观点看,美是最没有用处的,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如果一个人或民族没有这种精神上的饥渴,便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状态。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④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秦始皇①,曹孟德②,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其中的精神气魄。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也有类似长城和《短歌行》的纪念坊留给后人,让他们觉得我们也还是很亲切的么?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出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未来!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问题】
16.第③段首先论述实用的态度以维持生活为目的;然后论述①;接着,论述②;最后得出③的结论。(3分)
17.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入的短语依次是(2分)
A.①挥师江东 统一车书 ②并吞六国 舳舻千里
B.①挥师江东 舳舻千里 ②并吞六国 统一车
C.①并吞六国 统一车书 ②挥师江东 舳舻千里
D.①并吞六国 舳舻千里 ②挥师江东 统一车书
18.作者以秦始皇修长城、曹孟德作《短歌行》为例,告诉我们“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结合你的积累,再举出这样一个例子,并作简要阐述。(3分)
答:
【参考答案】
16.①科学的态度以探求真理为目的
②审美的态度以充实心灵为目的
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评分:3分。每空1分。
17.C
评分:2分。
18.示例:滕子京和范仲淹因才华出众,遭权贵嫉恨,被贬谪出京,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荣辱得失已成过眼云烟,但是《岳阳楼记》依然家喻户晓,其中的“古仁人之心”至今仍影响着一代代有志之士。可见,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评分:3分。事例1分,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