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9年1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肖群忠  文章ID:37843  浏览:

【原文】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肖群忠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名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⑦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注】,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即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有删改)
    【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粱惠王上》。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及到尊敬其他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问题】
    21.读完这篇文章,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不超过30字,3分)
    答:
    22.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分步阐述“忠”的时代价值的。(3分)
    答:
    23.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3分)
    答:
    24.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请你试从身边再发现一例,并简单阐述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30字以上,3分)
    答:

【参考答案】
    21.(3分)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对于社会而言是尽忠职守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而言是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答对要点即可)
    22.(3分)首先使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面论证“忠”的含义,接着分别举屈原、张骞……作为事例论证,证明他们对祖国、民族的促进作用;然后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引出对“今天忠于国,忠于事可不可以”的思考;最后提出弘扬“忠”的要求,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分析三个层次可以给满分3分)
    23.(3分)这正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这种博爱思想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生活中在关爱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同时,也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这不仅能够调节我们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分析有理即可)
    24.(3分)示例:传统美德中的“信”,即信用,诚信,诚信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切交际、生意往来中的基本原则,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新时代更需要坚守传统美德中的“信”。
    (观点属于传统范畴,有时代意义即可,比如“义”、“礼”、“勤劳”、“节俭”等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侏儒眼镜猴
  • 下一篇:26.编演短剧:老师确定将《孙权劝学》改编为课本剧,请你根据选
  • 【推荐文章】

  • 四时田园杂兴(二)

    【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

  • 宽容与智慧

    【原文】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

  •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原文】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唐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

  • 新秋

    【原文】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

  • 略谈孝文化

    【原文】 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

  • 馄饨里的深情

    【原文】 馄饨里的深情 铃带雨 ①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

  • 【最新文章】

  • 离我远点
  • 材料一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
  • 四时田园杂兴(二)
  •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 每月第一个礼拜五
  • 【甲】不来夫斯库人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干什么,
  • 鱼,我所欲也
  • 赤壁
  •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 宽容与智慧
  • 精神拾荒三步曲
  •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 (8)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2)【 】是个狂热的教徒,他请求简·爱
  •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