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风筝

发布时间:2019年2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王安忆  文章ID:37979  浏览:

【原文】
    风筝
    王安忆
    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③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⑥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⑦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开始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问题】
    12、第4节“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一句中“妄想”一词指的是当作家对于“我”来说【    】(3分)
    13、第⑤节中带点字让你读出怎样的信息?
    (4分)
    1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妈妈对我的“管”与“不管”
我的感受
妈妈眼中的儿女就如
辅导我算术
嫌她多事
没有孵出蛋壳的鸡
(1)
好奇难熬
劝我写散文
(2)
牵在手里的风筝
(3)
总不如她
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
(4)
断了线的风筝

    15、以下对全文的主旨理解最恰当的是:(    )(3分)
    A“我”终于体会到母亲是一个爱操心、有主见、爱管孩子、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的人。
    B“我”终于觉得父母与子女就像风筝样牵连着的,子女用不着过于抵触父母的管教。
    C“我”终于领悟到母亲对我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子女应该感激这份伟大的母爱。
    D“我”终于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或许永远磨灭不了,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情感。
    16、请谈谈全文以“风筝”为题的好处。(4分)
    (1)【    】
    (2)【    】

【参考答案】
    12、第4节“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一句中“妄想”一词指的是当作家对于“我”来说是不曾奢望的。(3分)
    13、第⑤节中带点字让你读出怎样的意味?【妈妈对我写作的要求极其严格,我最初的写作也有赖于她的指点。(4分)】
    14、(1)管制3我读《红楼梦》
    (2)心下一动(有所触动)
    (3)给我提意见,让我据此修正
    (4)怅然若失(4分)
    15、D(3分)选A给2分
    16、(1)文章以“风筝”为线索,展现了“我”在母亲的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中逐渐成长成熟,最终实现了小说梦。使全文结构更紧凑,脉络更清晰。
    (2)“风筝”也象征着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始终有着父母的关爱牵挂,他们对儿女的影响将会永远伴随着儿女。以此为题,意味隽永,耐人寻味。(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
  • 下一篇:绝句
  • 【推荐文章】

  • 你是我一生的陪伴

    【原文】 你是我一生的陪伴 刘墉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爬山,站在山头远眺台北的家。...

  • 山居即事

    【原文】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

  • 怀念花溪

    怀念花溪 西篱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

  • 【原文】 土 张金刚 ⑴土,包容而神奇。可萌芽的种子,欲生长的秧苗,只要投入土的怀...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

  •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原文】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陈鲁民 ①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需要仰视的。 ...

  • 【最新文章】

  • ①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写诗人思乡之梦的句
  •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性格迥异,但在“义”这
  • 材料一: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在一
  • 你是我一生的陪伴
  •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 重金属——土壤的“毒药”
  • 爱美的外婆
  •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饱含
  • (3)《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作者在凄清氛围
  •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①,分为②雅、颂
  • (1)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
  • (2)我造的第一只独木舟是相当大的,因为我
  •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
  • 创业守成孰难
  • 14.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