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里中士人胡卓明,父祖好棋,挟此艺者日至。其母夜卧忽惊起
作者:未知 文章ID:38041 浏览:
【原文】
甲:里中士人胡卓明,父祖好棋,挟此艺者日至。其母夜卧忽惊起,问其故,云梦吞一枯棋也。初意日所尝见,是以形于梦寐。已而生卓明。年至七八岁,【厥祖①与客对弈而败,卓明忽从旁指曰:“公公误此一着耳。”】其祖败而不平,怒谓曰:“小子何知?”推局付之,卓明布数着,果胜,厥祖大惊,因与对棋,其布置初若无法度,既合②,则皆是。数日间,遽能与厥祖为敌。迨③十余岁,遂以棋名,四方之挟艺者才争先耳。往岁,有客以棋求见,朋友因共招卓明与较之,卓明连胜,客曰:“胡秀才野战④自得,而某以教习不离规模⑤,是以不胜。”
乙:予观弈⑥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⑦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⑧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⑨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注]①厥祖:指祖父。②既合:等到结束。③迨:等到。④野战:棋路自由。⑤规模:下棋的套路。⑥弈:下围棋。⑦嗤:嘲笑。⑧逮:比得上。⑨甫:刚刚。
【问题】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初【意】日所尝见(料想,猜测)
B.遂以棋【名】(命名)
C.予颇【易】之(轻视)
D.予思【益】苦(更加)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B.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C.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D.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厥祖与客对弈而败,卓明忽从旁指曰:“公公误此一着耳。”(3分)
资*源%库(2)予赧甚,不能出一言。(2分)
19.甲文中客与胡卓明下棋,客悟到了什么道理;乙文中予与客下棋,予悟到了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16.(3分)B
17.(3分)C
18.(3分)(1)他的祖父与客人下棋输了,卓明忽然从旁边指着说:“公公下错了一着棋。”
(2分)(2)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
19.棋路自由,不墨守成规,才能棋高一着。强中更有强中手,无论如何都要谦虚。(或: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客观公正地评判事物。)(4分)
【译文】
【甲】
乡里中的儒生胡卓明,他的父亲、祖父喜欢下棋,有下棋技艺的人每天都会到他家来。他的母亲这天夜里忽然从睡梦中惊醒,问她原因,她说梦见自己吞了一枚烂棋子。开始认为是白天经常见到棋子,所以晚上就梦见下棋的情景。不久她生下卓明。卓明长到了七八岁,他的祖父与客人下棋输了,卓明忽然从旁边指着说:“公公下错了一着棋。”他祖父因下棋输了而心中不高兴,生气说:“小孩子知道什么?”卓明推倒棋局,重新排布几着棋,果然下赢了,他的祖父大吃一惊,因此和卓明下棋,他下棋开始布棋子时没有规律,等到结束,却都是他的棋子。几天之中,他就能与他的祖父棋逢对手了。等到十几岁,就凭棋艺出名了,各地的下棋高手都争相来与他下棋。去年,有个客人借下棋之名求见卓明,朋友们邀卓明一起来与他较量,卓明接连取得胜利,客人说:“胡秀才棋路自由不受约束,而我按老师的教导不敢偏离下棋的套路,所以不能胜利。”
【乙】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