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
作者:未知 文章ID:38065 浏览:
【原文】
(一)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二)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问题】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仆去月【谢】病(道歉)
B.偏【饶】竹实(丰富)
C.荡击【益】暴(更加)
D.则【崇】其台(加高)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B.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C.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D.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②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9.两篇文章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5分)
【参考答案】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仆去月谢病(道歉)
B.偏饶竹实(丰富)
C.荡击益暴(更加)
D.则崇其台(加高)
1.行为目标:考察文言实词在具体意境中的含义
2.内容领域:文言实词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A(辞官)
6.难度:0.75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B.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C.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D.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1.行为目标:考查文言文语句停顿、层次断开的能力
2.内容领域:文言文断句
3.题型:断句题
4.分值:3分
5.答案:B
6.难度:0.65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②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行为目标: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
2.内容领域:文言文句意
3.题型:翻译题
4.分值:4分
5.答案:(1)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修筑了房子(2分)
(“向来”和“修筑”两个关键词必须答对)
(2)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偏远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潭吗?(2分)
(“什么”和“这”两个关键词必须答对)
6.难度:0.6
19.两篇文章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5分)
1.行为目标:简单评价分析内容
2.内容领域:文言文人物、事件评价
3.题型:分析题
4.分值:5分
5.答案: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闲适志趣;描绘了钴鉧潭及四周怡人景色,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忧、获得精神解脱的思想感情。
6.难度:0.7